白映红
刘永明
张志强
苏贵平
8月19日,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如约而至。
今年“中国医师节”的活动主题是“‘医’心向党、踔厉奋进”。在救死扶伤的病房里、在急难险重的抗疫中、在危难关头的关键点,广大医生党员率先垂范,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
本期,我们选取部分医生党员代表,以点带面反映全市医务工作者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精神风貌。
刀尖上炼初心
初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五党总支书记、神经外科主任白映红,他的和蔼可亲、沉稳自信让人印象深刻。采访中,他手里始终牢牢攥着手机。
“手机对您有多重要?”
“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分钟,病人就多一线生机。所以我必须保证手机在手边、24小时保持联系畅通,确保能第一时间救助患者。”白映红要求自己,手机在响铃三声之内接起来。即便在他带孩子去游泳时,手机也得放在泳池边上,隔20分钟看一次。
众所周知,大脑是人体最精密的器官,在这个危险的区域手术无疑是“在刀尖上起舞”,在所有的外科手术中,神经外科对手术精细度要求是最高的。为此,白映红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并前往太原、西安、天津、北京等多所大型医院进修、精进业务水平。工作26年来,他用坚守践行一名医生的誓言,用默默奉献演绎一名共产党员的品格。
作为科室带头人,他经验丰富、能力出众;面对患者,他温柔细心、待患如亲;身为共产党员,他一心向党、永葆初心。
“只要患者需要,我就上!”这是一名医者的承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多年来,白映红始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秉承一颗仁爱之心,练就一双妙手,以仁心仁术,带来万众安康;用精湛的医术和暖心的服务,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他耐心细致的工作和精湛的技术获得了患者的好评。
面对一声声感谢,白映红说:“作为医生和党员,这都是应该做的,我将继续努力,做一名人民信赖的好医生。”话虽朴实,却倾注了一名共产党员勇于担当、牢记使命的初衷。(李娟)
入农户解病痛
“刘医生,头疼,快给我看看吧。”
“开的药吃完了,效果挺明显……”
8月18日一大早,在昔阳县东冶头镇卫生院中医馆,刘永明才露面,患者便围在他身边。在他的耐心劝导下,患者有序排队候诊。
今年是刘永明从医的第30个年头,入党也有20年了。作为中医执业医师,他擅长中医针灸、推拿正骨、中医妇科、中医内科等。“自幼跟着爷爷学医,后来又在山西省中医药大学进行了系统学习,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中断过学习的脚步。除了自学,我还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进修、培训。”刘永明说,医学不断更新、医术永无止境,唯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呵护村民健康。
“手机24小时不关机,就怕村民们有个急病啥的。”刘永明家住昔阳县孔氏乡丁峪村,附近村民经常找他看病。只要村民打电话,哪怕半夜,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患者家中。
7月20日晚11时,刘永明家的大门被拍得山响。“刘大夫,开门!刘大夫,救命!”当时刘永明已经躺到床上,听到动静急忙起身披衣、打开大门。一看,原来是同村的高恩柱。“孙子发烧,抽开了,快去看看吧……”对方满脸焦急。
高恩柱的儿子儿媳外出打工,3岁多的小孙子由他和老伴照料。在感冒两天后,当晚突发高热并伴有抽搐。
常言道:“急惊风就怕慢郎中。”刘永明跟随高恩柱一路小跑到他家,只见孩子不言不语、眼睛上翻。刘永明拿出随身携带的针炙针,急刺人中、涌泉、合谷、内关,并进行十宣放血,孩子几分钟后清醒了过来。开药,到卫生院药房取药、煎药,返回高恩柱家为孩子喂服……等孩子病情稳定,已经凌晨两点了。后来,孩子没有再抽搐,在刘永明的诊治下退烧病愈。
“我是医生,更是党员。只要群众有需要,不管何时何地,都要冲锋在前。”从业30年,这样的事情刘永明遇到过很多。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初心,刘永明用最平凡的坚守,诠释着一个医者的担当。
(张莉芬)
妙手抚慰身心
走进榆次区中医院中医师张志强工作室,墙上挂满康复患者送来的锦旗。“妙手回春”“医德高尚”……每面锦旗背后,都是一个妙手仁心的医者故事,更包含了一个党员躬身为民的情怀。
张志强出身中医世家。受家庭影响,他自幼立志要像父辈一样,为病人解除疾苦。从医30多年来,张志强坚持以做人民满意的医生为目标,处处为患者着想,用高尚的医德和高明的医术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在张志强诊治过的患者中,有位70多岁的老人。老人患风湿性关节炎,十几年来多方求医无果,受尽病痛折磨。找到张志强时,老人全身水肿,不能行走。老人家在农村,距城有20多公里路程。因家庭贫困,老人舍不得坐车,看病都由老伴骑着三轮车送过来。每次来,老两口都要带筐鸡蛋到城里售卖,卖完得了钱再看病。有时鸡蛋卖不完,老两口只能带着剩下的鸡蛋来看病,令人印象深刻。
一筐鸡蛋卖不了几个钱。为了省点钱给老人吃饭、买回家的车票,张志强想尽办法用便宜的药达到最好的效果。老人剩下的鸡蛋,他会买下来。有时老人来晚了,张志强便耐心等候。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老人的病情大为好转。
凭着一腔热忱,张志强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多年来,他反复告诫自己:要多为病人着想。开具处方时,三五味药能解决病痛的绝不多开,能食疗的就不用药,能用常见药绝不用名贵药……他不仅自己这样做,更严格要求从师的年轻医者。
除了不断精进医术,张志强非常重视中医传承。对跟随自己学习的年轻医者,他总是倾囊相授,希望通过传帮带,为更多患者送去优质的中医服务。(张颖)
“医”路勇为救人
今年47岁的苏贵平是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一位口腔科医生,在介休乃至晋中,认识他的人都对他敬佩不已。
那是因为苏贵平自入党以来,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在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处处、事事以共产党员的要求严格自律。在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关键时刻,他临危不惧、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2020年4月的一个夜晚,在介休市新城公园湖边,正在散步的苏贵平听到一位老人的呼救声。他立刻跑到老人跟前,经询问才知,老人的外孙在散步时不慎滑落湖中。
“我水性一般,不了解水的深浅和池底的情况,也没有救援经验,能把孩子安全救出来吗?”苏贵平告诉记者,当时他犹豫了一下,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看惯了生死,更知生命的宝贵。在性命攸关的关键时刻,他深知自己没有任何退缩的理由。于是,他迅速脱去外套,一个猛子扎进湖里,朝着落水男孩的方向游去。最终,苏贵平将落水男孩成功救了起来。
从2003年“非典”到2008年汶川地震,再到近几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苏贵平总会拼尽全力。
“做医生,一定要尊重生命,要有责任心、有耐心、有爱心。”自参加工作以来,苏贵平始终立足本职岗位,认真钻研医术,尽自己所能为病患解除病痛。同时也带着善意与温暖,把爱和希望传递给每个需要帮助的群众。
(张凯鹏)
策划:路丽华
统筹:张莉芬
摄影:曹伟 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