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文旅

《赵品三纪念文集》问世

致敬革命先辈 赓续红色文化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2-10-21 09:54:49

金秋送爽传喜讯,胡德平题写书名、半墨居文化工作室倾情推出的《赵品三纪念文集》,日前由中国诗书画出版社正式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向榆次本土走出的革命先辈的致敬之作,是榆次修文镇西郝村挖掘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的突破口。

赵品三(1904-1973年),是榆次区修文镇西郝村人,作为具有共产党员高尚品格与革命情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其事迹收入《中共党史人物传》第33卷。

赵品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军委秘书厅副秘书长、中国革命博物馆副馆长等职。他参与组织建立晋中第一个党小组,是第一个党支部的领导人之一;他参与策划了周恩来赞扬的“模范的大冶兵暴”;他是红军统一的小八角帽军服的设计者;是中央苏区文艺工作尤其是话剧工作的开拓者、领导者和实践者之一,主持成立了中央苏区的第一个剧社“八一剧社”并任团长,被誉为“红军话剧之父”;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指画家,被誉为“红军一支笔”;是中国共产党卓有成就的文化工作者,在教育、书画、剧作、摄影、漫画、演艺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和很多建树。

毛泽东同志1938年3月31日曾致信赵品三,“暂时无法去苏联,已动身者均集兰州尚未西行。暂在政治部工作,兼休养身体为盼。”泉德同志于1962年9月2日为赵品三夫妇题写《寄语蜀中父老》一诗:伫立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邓小平同志亲笔批示,“赵是很老的同志,从不计较名位。”杨尚昆同志为《赵品三书画选》题写书名……

对党忠心耿耿,不计名利的赵品三从不宣传自我,不愿意提自己的贡献。但是,人民不会忘记赵品三。2022年6月8日,榆次区西郝村召开了“赵品三红色文化研讨会”,在挖掘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的热烈讨论中,半墨居文化工作室工作人员提出一个设想:赵品三生于榆次西郝,但他属于全中国,是中共党史上有一席之地的文化人物,家乡父老值得为他出书立传,以传承精神,激励后学。由此,策划编辑《赵品三纪念文集》。

《赵品三纪念文集》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领袖关怀,收集了毛泽东致信、朱德赠诗、邓小平批示、杨尚昆题字;第二部分,亲友忆念,辑录了国家博物馆党史专家、研究员李峻晨,赵品三长子、解放军炮兵研究所高工、朱德研究会理事赵于平的作品《赵品三传》,山西省政府文史馆馆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著名书法家郭齐文撰写的《革命前辈赵品三小传》,以及赵品三亲友和各界人士对他的纪念文章25篇;第三部分,年谱简编,概述了赵品三的一生;第四部分,附录,选编了赵品三的部分文存。

该书执行编辑之一李晋萍介绍,三个多月成书,看似轻松,实则艰辛无比。八十岁高龄的宋承茵,连着三天在小区门口等候,才联系上了赵品三的侄孙赵浴方。赵浴方和他的母亲张荣梅深受感动,慷慨拿出珍藏的赵品三的老照片、旧课本和书画作品等资料,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信心;原榆次市委书记冀安信联系到了赵品三的长子赵于平,得到更多第一手史料、实物资料。

该书的另一位执行编辑王子虎校对文稿,无数次与赵于平反复研讨历史细节,求真求实,纠正了一些文本资料因考证局限形成的虚妄、不准、不实之处,最终群策群力,玉汝于成。

榆次区西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永旺表示,出版《赵品三纪念文集》,可以引导广大党员群众铭记先贤为追求民族解放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感恩前辈,激励当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西郝村要为群众办更多实事,交出乡村振兴的优秀答卷。

记者 路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