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3-01-13 15:27:33
张壁古堡俯瞰
采风团一行在古地道观摩
在张壁古堡美术展前驻足
张壁古堡北门庙宇群
位于古堡贾家巷31号院的介休市国防教育基地
年节临近。蜿蜒的街巷里、庙宇亭台的飞檐翘角间,火红的宫灯为这段凝固的千年历史投射进温暖的亮色。
沿条石砌就的石径走进张壁古堡,入眼可见默然耸峙的夯土围墙、明清民居斑驳的灰色砖瓦。历经1600年风沙磨砺的可汗古庙、北朝地道、元代戏台……诸多文物古迹如遗落人间的星辰,昭示着这座古代袖珍“城堡”世所罕见的军事、星象、建筑、宗教文化价值。
2022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平遥古城考察调研时指出,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强调,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牢记总书记嘱托,市政府下发行动方案,立足‘聚焦基础再造、业态重塑、产品升级、场景革命’四个方面,全面实施基础再造全域化工程、业态重塑全覆盖工程、产品升级全要素工程、场景革命全链条工程,打响‘文旅转型、晋中先行’集中行动!”市文旅局党组成员王晓华介绍。
在山西凯嘉张壁古堡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路杨看来,对张壁古堡的保护和开发,既是对党中央、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针的生动实践,也是对省、市文旅产业转型战略的积极响应。
“地上明堡、地下暗道”,占地0.12平方公里的张壁古堡是国内仅存、世界罕见、堪称标本的完整古代设防村落文化遗存。古堡遵循中国传统古代星象和堪舆理念建造,文物遗存众多,文化学者冯骥才称赞它是“被历史遗忘的聚宝盆”和中国北方古村落的“活化石”。
“依托丰富的文物遗存,‘突出古军堡,复兴古村落,营造原生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将张壁古堡打造成集军事文化、星象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休闲观光、影视动漫为一体,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生态活化、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1月9日,面对采风团一行人,路杨介绍。在晋中、介休两级政府及文旅部门的支持下,张壁古堡景区夯实古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历史文物修复保护步伐、擦亮景区周边生态底色、拓展文化产业战略布局。
一年来,变化悄然发生。
站在古堡夯土墙下抬头仰望,苍黄的墙体古朴厚重。对此,山西凯嘉张壁古堡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艾元面露欣然。
“历经百余年风雨侵蚀,墙体有不同程度的破坏。”王艾元说,“前期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走访村里的老人,复原堡墙七八十年前的样子。”修复时,施工方坚持“修旧如旧”,制订详细的修缮方案,对文物保护修缮材料、工艺等多次磋磨,力求最大程度保留历史信息。
历经匠心“打磨”,和古老夯土墙一起焕发新生机的,还有西方圣境殿、二郎庙、三大士殿、关帝庙山门、二郎庙戏台等重点文物建筑,以及国保文物藏品、古民居院落、西场巷、主街商号……这些散落在宽街窄巷中的文物遗存,呈现出1600多年前的原始风貌。
站在可汗庙远眺,古堡外围树木林立。
“蓄水植绿、涵养生态。”山西凯嘉张壁古堡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宣传经理黄康健介绍,盘活景区生态这篇大文章,公司先后对南庄水库水坝进行改造和水库扩容,形成近200亩水面;完成荒山景观绿化和边界线隔离带等绿化工程,绿化面积1000多亩;在周边种植各类特色农作物、药材,同时植入农耕互动和采摘体验,丰富旅游产品。
暮色氤氲,千年古槐与怀中柳树枝杈交缠,挂满树身的祈福绸带随风摇曳。背后,装修古朴的古槐客栈灯笼高悬。
“一期工程6个传统院落式主题客栈开门迎客,力求给游客带来舒心宁静的住宿体验。二期正在装修,届时可容纳200名游客入住。”跟随导游孙庆青,采风团一行走进客栈。
2022年,山西凯嘉张壁古堡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持续加大堡内基础设施及环境整治力度,实施推进院落风貌改造、引水管网铺设、景观亮化照明、房屋修缮装修等34项自行修缮工程和方案设计工作,实施完成景区引水、南门广场高压供电和新村供水管道工程;推进古槐客栈供热、污水处理站维修、景区业态和经营场所线路改造等工作。
“立足产品升级,全面推动非遗和传统文化项目整合提档。”黄康健如数家珍,“举办‘虎年射宝游射体验+文创售卖’‘回归降噪’音乐会、第二届‘观德杯’穿越射箭比赛等活动;新增‘星野帐篷营地’‘越千年古堡火锅’等旅游业态;推进‘古堡婚礼’婚庆服务等项目落地实施……”
启征程,向未来。“三核带动,七区联动”(“三核”指张壁古堡资源产品、休闲度假区产品、文化影视区产品,“七区”指军事文化核心体验区、特色民宿与主题产业配套区、商务休闲度假区、旅游服务接待区、农业观光实践区、户外体验游憩区、影视文化动漫区),打造承接国内外游客的综合性、国际性旅游度假目的地和文化产业集聚地……随着未来愿景的实现,张壁古堡这颗遗落人间的“星河遗珠”,必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文/记者 张莉芬
图/记者 程婧 张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