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文化

王家大院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4-01-05 08:42:54

宋晓明

15年,我的历史名人故里探寻断断续续进行。时间总不够用,去一处,再细看,一次也一般超不过一天。还算不错,多少走了一些比较出名的院落,包括陕西西安的高家大院,山西汾西师家沟的师家大院、霍州许村的朱家大院、祁县的乔家大院和渠家大院、太谷的曹家大院(三多堂)、介休贾村的侯家大院,还有浙江西塘古镇、云南大理古城、四川松潘古城、山西丁村等地方的有些大院老宅也走了,只是时间隔得久了,不能个个都记得上来。山西灵石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古镇是明清时期晋商王家故里,去的次数最多,看的实物与历史资料多,王家大院最熟悉不过,成了最能与人多说几句的历史名人故居。

古旧老式装订的近半米宽的王氏族谱,可谓巨型古籍,工整的毛笔小楷字体一笔一划逐字逐句从上到下、从右往左认真写成,摆放在王家大院里的玻璃展柜内,每天有观光的游客来读。清代康熙二十七年(1688)撰写的族谱序中有王氏家族的起源记载:“听父老说,王氏鼻祖,讳实,祖居禹门外小水村,今夏门镇南沟营河底村,王氏佳城遗址尚存在,于元仁宗皇庆年间移居灵瑞乡,立户静升里,后为静介里,今为东作里。”沟营是灵石县沟峪滩村在清朝时的旧称。正如名字中“滩”一字所示,该村位于汾河河滩上,“沟”和“峪”也指明村子的沟谷地貌特征。王家在元代离开沟峪滩,来到静升定居。序中记述有“四百年大宗小宗绵绵瓜瓞”,意思是截至康熙二十七年,历经400年发展繁衍,王家已经是子嗣昌盛。

王家逐渐发展壮大,关于家族盛况,族谱序中多有记述。“祖上艰难缔造,勤劳刻苦”,经过一代代努力,至康熙五十八年(1719),已经是盛极一时。兴旺发达状况如此记载:“身列儒林、名登仕籍者五十余人。至若农工商贾之俦,各抒所长,以相与著美于时者济济称盛。”清朝前期,王家已经是家族人丁昌盛,人才济济。

搬至静升后,王家得到长足发展。关于静升村山水之美,历代有文字记载。比如“静升里,山川盘结,风气攸萃,诚适情之佳所,养神之胜地也”“县东三十里有静升村,山水盘桓,亦盛地也”……的确,看看这座历史文化名镇的地理地貌,北山、南塬,中间是静升河盆地,河水两岸遍布农舍、良田。静升古镇是古建筑的世界,从东往西、由北往南,分布着各种功能与类型的古建筑,有宗教的、官方的、民用的。宗教的寺庙现存的有元代的文庙、后土庙,清代的关帝庙、八蜡庙、三官庙。楼阁类建筑有清代四层高的魁星楼、二层高的文昌宫,塔式建筑有八丈一(约27米)高的文笔塔,古堡有视履堡、恒贞堡、崇宁堡、朝阳堡、拱极堡、和义堡、恒泰堡、小堡子,多数围着厚厚的堡墙,一种历史的画景,还有九道沟、十八个巷子里的数十幢明清私人老宅,有的巷子现存二层高的砖瓦廊檐结构巷门,俗称瓮门、门楼、门洞,个个古色古香,行走其下,出入其间,如穿行于古代历史的时空。

人们说到王家大院旅行,至今其实是特指开发出来供游客进入参观的视履堡(俗称高家崖)、恒贞堡(俗称红门堡),以及供食宿的崇宁堡。而王家故里历史的古宅远非仅仅这3个古堡里的院落,还包括分布在别的几个古堡内以及各道沟、各条街、各条巷子里的王氏老宅,比如建筑气派的王如琨故居就不在这3个古堡内,只有在古镇逐个地走街串巷才能够碰到。对于真正喜欢、想要了解古建筑的人,即便是已经看完了3个古堡内的所有老宅,腿也走累了,那些3个古堡外青砖黛瓦的老院落又岂肯错过?

人们是抱着美美地看一看晋商王家大院老宅的目的来到古镇的。真正进入王家大院后,恐怕你就会打退堂鼓,因为你的面前不是你想象得那么简单,不是很快就能走完的几个院落,而这个王氏家族的建筑群是一个庞大的数目,看看那鳞次栉比的一片片屋檐,在这片目前开放的占地8万平方米的建筑群,有大小明清时期的古院落100多个,房屋足足有2000余间。一个不落地走的话,需要有足够的体力。然而,即便如此,这仅仅只是目前开发出来的。王家用300余年时间打造成的宅院群占地面积远不止这8万平方米,总计多达25万平方米,那又需要多少体力与时间才能走完?

如果陷入思维的死胡同,非要一下子就走完王家所有的院落,那这个目的就很难达到了,除非你住下来,不怕耗费时间与精力,与这个古镇相处,走进它的历史,去研究它、了解它。王家大院的规模是一个证明,告诉你明清时期的晋商实属海内首富。晋商在山西修建了无数这样的宅院,汾河边、高原上、平地上、沟谷里到处都有,比如著名的有亢家、李家、范家、侯家、冀家、王家、乔家、渠家、曹家等,王家在晋商大家族里地位不是一般的显赫,名声不是一般的大。王家各行各业英才辈出,有史记载:“士者,经史传家,英辈迭出;农者,沃产遗后,坐享丰盈;工者,彻通诸艺,精巧相生;商者,逐利湖海,据资万千。灵邑推其盛。一脉迁河南,称为巨族;一脉遗山东,比隆本宗。”“静升村王姓者,望族也。繁衍昌炽,列绅士者,几于邑十之一。”在明清时期整个灵石域内,大家族不止一家,但首推王家兴盛发达,王家有地位的官、商、文化名流数量之多,十个人里就有一个是王家。

据记载,王家十六世王中极是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代豪商,参加过皇帝举办的千叟宴。王家清朝时共有101人担任各种中央、地方官员,最高级别的如王如玑、王肯任做至二品,清朝中央政府各部副主事或省一级大员(总督)级别,地位仅次于皇族与一品要员。文化界也不乏名流代表,如书法家王梦鹏、著有《岚溪诗抄》的王如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