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文旅

春耕绿潮涌 文旅“鹊桥”通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4-30

春来农事忙。眼下,和顺县李阳镇泊里村“以春为令”,抢抓农耕“黄金期”,全力以赴抓好春耕种植生产。

4月26日,省委书记唐登杰深入和顺县就春耕春灌、乡村振兴等进行调研。在李阳镇泊里村,他走进田间地头,实地察看土壤墒情和春耕供水保障情况,并指出,要抢抓农时,科学调度春耕用水,全力保障种子、化肥等农资供应,加强耕、种、管、收各环节技术指导,有序推进春耕生产。

进入春耕备耕期后,泊里村抢抓农时,充分发挥村集体组织协调作用,以“三早三强”组合拳破土开耕:立足政策宣传,早部署强统筹,线上线下齐发力,让惠农春风吹遍田间地头;聚焦技术赋能,早培训强指导,农技专家蹲点开设“田间课堂”,手把手传授绿色种植技术;强化要素保障,早预防强护航,从地膜统发、农机检修、协调农资到“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全链条护航春播生产,让农户备耕有底气、丰收有盼头。

截至目前,泊里村发放地膜1414卷,覆盖697户2118人,种植面积2153.74亩;旋耕机、拖拉机等机具已全部检修保养;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均已配送到户,为全年粮食稳产增产夯牢根基。

近年来,在省财政厅的重点帮扶下,泊里村引育高产新种,推广使用种源强盛370和东方科迪A1819,亩产增长45.8%,每亩增收500元,年收入达250万元,纯利润达20万元。据泊里村党支部书记杜维明介绍,全村共有耕地3620亩,其中集中连片种植耕地2400亩,依托种植大户连片种植玉米已解决20人就业,其中脱贫户12人、一般户8人,实现人均增收1万元,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赵建岗是泊里村种植养殖大户,作为致富带头人,他的承包经营规模已从初期的300亩逐步扩展至1300余亩。依托连片耕地资源,构建起“玉米种植—秸秆饲用—牛场养殖—粪污制肥—土壤改良”绿色循环链条。秸秆全部用于肉牛喂养,扩建了960平方米的规范化养牛场和1000平方米的粪污处理有机肥加工厂,通过生物发酵牲畜废弃物的方式,生产出安全、营养、无污染的有机肥,形成农作物、牲畜、土壤良性循环互利机制。

“未来,我们将聚焦粮食产业链价值延伸,以‘绿色食品’认证为抓手,构建‘分级精深加工+品牌化运营’的增值体系,推动玉米产业从‘初级原料供应’向‘终端消费品制造’转型。”赵建岗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怀。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在和顺县松烟镇南天池村千古流传。唐登杰来到南天池村,详细了解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情况,指出要加强农文旅融合,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更好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自2008年“和顺牛郎织女传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南天池村积极探索文化价值转化路径,依托“牛郎织女传说”、太行山断裂带独特地貌和清凉气候三大优势,深挖文化资源、创新业态布局,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致富路。

创新“党建+”经营模式,围绕“康养东太行,爱在南天池”,投资1.5亿元完成了强弱电入地、雨污分流、路面铺装等工程,打造了邻里集市、亲子乐园、烧烤营地等乡村旅游经营业态。由村民集资购买设施,圣池旅游开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的烧烤营地、网红秋千、旅游观光车、“无动力乐园”、乡村民宿、农家乐等业态,发展势头强劲。

“我们正着力通过场景化消费延长游客驻留时间,带动全产业链增收。”松烟镇党委书记杜紫颂告诉记者,为持续提升旅游吸引力,增强游客体验,南天池村推出了民俗婚庆演出,旅游旺季时,每天定时演出,再现古典爱情故事的诗意场景;推出旅拍业务,游客可以穿汉服、婚服拍摄情侣写真,打造“穿越式”消费体验;加快推进“云端之上”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将与河北邢台开展跨省协作,通过牛郎织女文化园和邢台大峡谷联合发展,实现两大景区互联互通,激发文旅产业新动能。

杜紫颂表示,松烟镇将深度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专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文旅融合,形成文旅品牌,将传统的“七夕”节庆活动发展成展示和顺形象的窗口、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彰显城市魅力的平台,吸引广大游客和外来客商走进和顺、乐享和顺、投资和顺、发展和顺。

记者 裴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