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7-07
左权将军 资料图
太行山上,清漳河畔,有一座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县城——左权县。左权县文化历史学者张基祥,退休后致力于左权抗战历史等的搜集整理工作。“自从英雄的热血洒向这片土地,便与这里的人民紧紧相连。”和无数左权人一样,张基祥为生活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而骄傲。
英雄的事迹代代相传,一代又一代左权人民都牢牢铭记着那段波澜壮阔又满含悲壮的历史。左权,原名左纪权,字孳麟,号叔仁。1905年3月15日,左权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平桥乡黄茅岭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4年3月,左权考入孙中山创办的广州陆军讲武学校,同年11月转入黄埔军校。1925年1月11日,经陈赓、周逸群介绍,左权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他被选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后转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1930年4月,左权和刘伯承等奉中共中央命令提前毕业回国,9月进入闽西苏区。1934年10月,他随红军主力踏上长征路。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左权任八路军副参谋长。不久,八路军又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左权仍任副参谋长。9月中旬,左权与朱德等率八路军总部东渡黄河,奔赴山西抗日前线,指挥创建并巩固华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8月至12月,左权协助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向日伪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粉碎了敌人的“囚笼”政策。1941年11月,日军向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进攻。左权指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经过八昼夜激战取得胜利,被中央军委称作“1941年以来反‘扫荡’的模范战斗”。
左权为创建并巩固华北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人民抗日武装,以及八路军的全面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然而,当回忆起左权将军牺牲的那段历史时,张基祥心中万分悲痛。1942年2月,日军集结1万余人对八路军总部驻地辽县麻田镇地区进行“铁壁合围”。左权指挥八路军总部警卫连抗击,掩护总部机关和群众转移,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5月,日军再次集结重兵,对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进行大“扫荡”,24日,彭德怀、左权等率领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机关,从麻田地区向东转移,到达山西、河北两省交界的十字岭地区。5月25日,左权在十字岭指挥部队突围转移时,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壮烈牺牲,时年37岁。一代名将将英魂永远留在了太行山上、清漳河畔。
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根据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1942年9月18日,辽县改名左权县。英雄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了这片他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土地上,也让左权人民与左权将军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深厚。
如今,左权县的人们,在英雄精神的激励下,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幸福的生活。张基祥说,他会将左权将军的事迹不断讲述给下一代,让英雄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记者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