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三农

脱毒甘薯苗长势旺 科技助农盼丰收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7-16

“这脱毒甘薯苗,看着就精神,种下去,产量肯定差不了。”7月13日,在晋中国家农高区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前来取经的种植户张保国,满眼羡慕地看着大棚里郁郁葱葱的甘薯苗,忍不住跟身旁的山西农业大学甘薯研究团队专家攀谈起来。当天,一场关于甘薯种植的科技变革,正在这里悄然上演,晋中国家农高区和山西农业大学甘薯研究团队把脉甘薯种植,全力探索脱毒健康种苗繁育技术,为“特”“优”甘薯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步入示范基地大棚,仿佛置身绿色海洋,一株株脱毒甘薯苗排列整齐,茎秆粗壮、叶片翠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副研究员武小平穿梭在苗田间,手法娴熟地进行修剪。他笑着向记者介绍:“咱这甘薯脱毒快繁技术,可比传统繁育强太多啦,脱毒试管苗直接移栽进温室大棚,繁育周期可大大缩短。而且,全程在室内操作,一年到头都能灵活安排生产,种苗质量也更有保障,感染病毒病的风险也小多了。”

目光转向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薯苗组培实验室,又是一番忙碌景象。硕士研究生们身着无菌服,在超净工作台前全神贯注,依次进行茎尖脱毒、高温灭菌、离体培养等关键工序。光照培养架上,玻璃瓶里嫩绿的甘薯脱毒苗在培养基的滋养下,舒展身姿、茁壮成长。李楠作为其中一员,详细讲解了操作流程:“先在田间挑出表现优良的甘薯植株,洗净消毒后,在超净工作台里剥离0.2到0.3毫米的茎尖分生组织,这部分细胞病毒极少。接着把它接种到特制培养基,在恒温、光照环境下诱导成苗,再通过病毒检测技术验证脱毒效果。确认没问题后,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大量扩繁,这样就能培育出优质脱毒种苗,从源头上解决病毒病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的难题。” 这项由晋中国家农高区和山西农业大学甘薯研究团队探索推广的脱毒快繁技术,可不是纸上谈兵。它成功将新品种、新技术从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实实在在解决了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健康种苗这一“卡脖子”问题。山西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助理研究员贾峥嵘对技术成果信心满满:“我们靠着200亩示范基地,能辐射周边约两万亩甘薯栽培面积,太原、晋中、吕梁等地加起来,大概七万亩地都能受益。结合咱的栽培技术和脱毒种苗,每亩能增产20%,提质增效500元不在话下。”

据了解,目前甘薯科研团队已鉴选出12个适合我省各产区主栽的脱毒甘薯品种,还拥有5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种。这些成果不仅推动山西甘薯产业提质增效,助力种业攻关和种植技术集成,更让科技成果惠及万千农户。 接下来,晋中国家农高区和山西农业大学甘薯研究团队将采取产学研合作模式,联合政府、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探索构建“科研单位+农资企业+种植大户+种植基地”的产业化示范推广新路径。同时,将紧紧围绕新品种健康脱毒种苗,开展鲜食型甘薯新品种及有机高效栽培技术示范,走出一条契合山西省实际的甘薯产业发展新道路,让乡村田野处处闪耀“薯”光。

记者 马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