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三农

无人机植保显身手 科技助农效率增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7-17

日前,在左权县麻田镇东峪村的核桃林上空,一架载重20公斤的植保无人机从低空掠过,将雾化药剂均匀洒向每一棵核桃树,让连片青绿远离病虫害的威胁,为核桃丰收披上科技“防护衣”。

正在进行无人机植保的是晋中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技术系组建的师生团队。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联合校企合作单位山西宸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技术指导,在东峪村开展无人机农业植保助农增收活动。这也是该校“三下乡”活动的一部分,既能让学生们锻炼专业能力,做到学用结合,又能帮助村民解决农药喷洒难题,为核桃丰收保驾护航。

“现在这‘铁鸟’飞两圈,几百亩就完事了。”村民江春贵仰头望着空中灵巧飞行的无人机感慨:“以前打药可是个苦差事,顶着日头,背着几十斤重的药桶,一天也喷不完十亩地。”

地处太行山腹地的东峪村是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的乡村振兴帮扶点。这里山路蜿蜒、交通不便,与其他偏远山村一样,村里常住人口不多,且多为老年人,青壮劳动力外流严重。核桃种植是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夏季高温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病虫害高发,而传统农耕方式在这里延续了数代,面对病虫害防治时主要依靠人力背负喷雾器打药,效率低、成本高且存在安全隐患。

“40多亩核桃,以前靠人工喷药得两三天。夏天田里闷热,还有中毒风险。”村民刘金生说。

这种状况让晋中职业技术学院驻村工作队员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们清楚,要打破传统农业的局限,必须引入新质生产力,借助科技的力量,解放劳动力,提高效率,助农增收。

作为山西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晋中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是学院的重点学科,培养方向涵盖无人机应用、无人机测绘、无人机植保等。学院驻村工作队联合无人机技术系,将设备与技术服务带到田间地头。

“我们采用的是‘无人机飞防+生物农药’模式,选用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制剂,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安全。”学院驻村工作队队长杨志杰表示。

作业现场,师生团队的操作行云流水,装药、起飞、悬停、喷洒,搭载智能感知系统的无人机在核桃林上方平稳飞行,机翼下方不断喷出细密的农药雾滴,均匀地覆盖在核桃树叶面上。

“一台无人机的工作量相当于20个人工,一天能喷洒500亩左右。”山西宸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武宸旭介绍,相较于传统人工喷洒,依托GPS定位和智能飞控系统的无人机植保,能根据田块地形、作物密度自动调整飞行高度与喷药量,实现精准作业,确保农药均匀覆盖,避免了人工喷洒可能出现的漏喷、重喷现象,有效提高了农药利用率,保护了土壤和水源环境。此外,无人机喷洒农药实现了人药分离,极大地保障了群众的身体健康。

虽然受山区地形的影响,无人机操控的难度大幅提升,但参与此次助农行动的师生热情高涨。大家表示,越是地形复杂,越能锻炼专业水平。说话间,植保无人机缓缓降落在田埂上,药剂喷洒工作顺利完成。

“往年这时候最愁打药,今年有了高科技的助力,着实让大家轻松了一把。”村民老李望向正在装车的师生团队。

“科技种田不仅让农民更轻松,也让我们对丰收更有信心。”东峪村党支部书记张伟东说:“今后,我们将持续加强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和病虫害监测预警,及时掌握核桃生长动态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防治,绘就乡村振兴生动画卷。”

记者 王晶 通讯员 李涛 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