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科教

守护文明基因 加强活态传承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7-21

7月18日,晋中学院教师、戏剧戏曲学博士张敏走进介休市,以《守护文明的活态基因: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为介休市委宣传部全体干部和非遗传承人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专题讲座,助力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迈向新高度。

“2004年,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颁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设立‘文化遗产日’,标志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制度化、规范化阶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讲座中,张敏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释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人类遗产(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传统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大类型(山西)四方面,进行了系统且全面的介绍。

张敏重点阐述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意义。她表示:“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文化,属于全人类,包括当代与后代。遗产是全人类留给后世的礼物,热爱、关注和保护家乡遗产,就是热爱和守护我们的家园。”她呼吁大家重视非遗蕴含的内在文化意义,切实做好保护工作。

讲座结束后,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对推动介休市非遗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介休市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李泽琼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民族智慧的生动体现,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记者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