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民生

高质量充分就业托起“稳稳的幸福”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7-28

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转型发展必须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

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大局,就业稳则人心安,就业稳则信心足。今年以来,我市锚定“156”战略举措,通过挖潜岗位资源、落实就业政策、强化技能培训等措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以就业之稳助力经济之稳、社会之稳、民心之稳,托起百姓满满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精准滴灌稳重点 就业底盘强支撑

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至关重要,稳住了重点群体,就稳住了就业基本盘。

“在家门口的招聘会上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岗位,真的太好了!”7月23日,在寿阳县文化公园举办的2025 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对接专场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刘佳奕,顺利对接寿阳县妇幼保健中心,找到了自己心仪的见习岗位。本次招聘会现场设置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对接招聘专场和各类用工企业招聘专场两个专区,让人岗精准匹配。

就业的活力,更藏在创业的热潮里。近日,太原理工大学(明向校区)校史馆内创新热潮涌动,晋中市大学城校地融合创业项目推介会上,38家投资机构与46支青春创业团队激情碰撞,政策、资金、高校资源在此集聚交汇。山西传媒学院创业青年马鹤鸣信心满满:“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资金投入、高校的科研资源,让我们对项目的未来充满信心。”

这些鲜活场景,只是我市为高校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创业桥梁的生动缩影。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为让高校毕业生“就业有门、创业有路”,我市打出政策“组合拳”:对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的,给予培训补贴、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资金支持;对实现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社保补贴支持;对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给予创业培训、担保贷款、场地补贴、税收减免等资金补贴。

同时,高频次举办招聘活动、实施未就业青年就业见习计划、“求职能力实训营”持续发力,织密服务“保障网”。将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全部纳入实名服务范围,跟踪服务直至“上岸”,对低保家庭、残疾等困难未就业毕业生实施结对帮扶,确保就业服务“不断线”。

匠心锻铸金名片 劳务品牌富路通

一个劳务品牌,就是一张亮闪闪的就业“金名片”、一把致富的“金钥匙”。

在山西宏艺玻璃器皿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高温熔炉映红了“祁县玻璃吹制工”们的脸庞,他们手持空心铁管轻轻一吹,琥珀色的玻璃液如被施了魔法般,变成一只线条优雅的高脚杯。“入选首批市级特色劳务品牌,是对我们技艺最好的肯定!”该公司副总经理韩将自豪地说。

太谷区夕阳红疗养院内,“暖心陪护师”王宁细心为老人翻身、擦拭,笑容如暖阳。“现在每月工资稳稳当当,还能帮到这些长辈,心里更踏实。”“暖心陪护师”这一名片在劳务市场熠熠生辉,既解决了“一老一小一患”的民生难题,又为群众开辟了增收新路径。

“现在月收入有8000多元,生活大大改善了,有个稳定的工作就是好!”作为“榆社古建工匠”,榆社田家沟村村民常国峰用巧手修缮古建筑,也告别了他靠做木工零活收入微薄的日子。

品牌聚力,产业生金。从“平遥牛肉制作工”的岁月醇香,到“榆次东湖食醋制作师”的酸香飘远;从“介休亣亣家政”的贴心服务,到“太行牵绣刺绣工”的指尖生花……我市在树品牌、提质量、挖潜力上下功夫,评选出首批晋中市地方特色劳务品牌,覆盖建筑、家政、食品等多领域。其中,“榆社古建工匠”更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脱贫地区特色劳务品牌,成为晋中技能人才走出去的“金字招牌”。今年上半年,我市通过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创业扶持全链条服务,已助力3300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让“一技在手,就业不愁”照进现实。

多维织密保障网 幸福根基更牢固

确保就业大局稳定,离不开政策“及时雨”、技能“加油站”和帮扶“暖心巢”的强力支撑。

就业路上,不落一人。在左权县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泽城片区,画板点缀于烟火村居。60名当地村民在写生驿站从事前台接待、客房保洁、财务管理、安保、餐厅后厨等工作,并享受失业、养老、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村民郝改风在驿站帮厨,每月收入2000元,可丈夫李建书突发胃癌让日子瞬间绷紧。基层干部动态排查时发现了这一情况后,及时将他家纳入监测户。等李建书康复后,又为他协调安排了公益岗位。“双份收入稳稳托住家底,心里真踏实!”李建书的话里满是感激。

这份“踏实”的背后,是我市建立的“精准摸排、动态管理”机制。

我市将大龄失业人员、长期失业人员等群体作为重点服务对象,采取“大数据+铁脚板”的方式,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原则建档立库,通过电话联系、上门核实等渠道开展全面排查,同步宣传帮扶政策、掌握就业情况;并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社保补贴、创业扶持等形式,多渠道帮助就业困难人员端稳饭碗,让他们的日子更有奔头。

“老师,这个翻身动作我再练一遍!”近日,在左权县永清社区的养老护理员培训班里,学员们正专注提升实操技能。这是由永清社区主办、昶安家政承办的第五期中级工培训班。为期一个月的技能培训,让50名居民掌握了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实用技术,不仅为他们铺就了前往北京、太原等地的就业通途,使他们能拿到5500至8500元的月薪,更全链条打通了“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的就业路径。

招聘活动不断档,岗位送到家门口。“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针对不同群体的求职需求,我市以“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招聘活动为抓手,深挖各类市场主体就业潜能,让求职者与岗位“双向奔赴”。

就业是民生之本,幸福之基。在晋中这片热土上,一个个就业故事正在书写,一张张幸福笑脸正在绽放。我市正以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更大的力度,筑牢“万家灯火”的幸福根基,书写高质量充分就业答卷。

本报记者 李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