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市总工会联合主办的晋中市中医传统疗法职业技能竞赛圆满落幕。来自全市11个县(区、市)及3个市直医疗机构的14支代表队、28名选手同台竞技,通过理论笔试与实操比拼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展现中医传统疗法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本次竞赛以“弘扬工匠精神 建设健康晋中”为主题,旨在大力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与工匠精神,营造学知识、练本领、强技术、夯基础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精进专业技能,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与水平。竞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设医师组与护理组两大组别,内容涵盖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多项中医传统疗法,全面检验中医医护工作者的专业理论素养与实践操作能力。
初赛以笔试形式展开,聚焦理论功底,通过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及病案分析题,系统考察选手对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针灸学、中医护理学基础等核心知识的掌握,以及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等技术的理论支撑能力,以每组2名队员总成绩的平均分为排名依据,选拔出前6名的队伍晋级决赛。
决赛则聚焦实操能力比拼,设置必答、抢答、病案分析及风险题四个环节,重点检验医护协同规范运用中医传统疗法的实战能力。“小柴胡汤的组成有哪些?”“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大枣、生姜。”“中医护理中‘三因制宜’指什么?”“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必答题环节,一问一答间尽显专业积淀与团队协作风采。抢答题环节,选手们全神贯注,紧盯题目,以最快的速度按下抢答器,思维的火花在激烈的抢答中碰撞,比分你追我赶、扣人心弦。
病案分析环节尤为亮眼,医生根据给定的病案迅速辨病辨证,精准下方,护士则根据医生的诊断进行中医传统疗法实操,现场秒变中医诊疗馆。这不仅是技艺的较量,更是中医文化魅力的集中展现,让大家在一招一式中感受到传统医学的深厚底蕴与实用价值。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榆次区代表队摘得一等奖,灵石县代表队、介休市代表队荣获二等奖,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晋中市中医院、寿阳县代表队分获三等奖。“这次竞赛搭建了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一等奖获得者榆次区中医院医生张胜星与护士常志立难掩喜悦,“我们将以此次获奖为新起点,持续精进技艺,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据悉,组委会将从获奖选手中择优选拔4人,代表我市出征省级竞赛。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通过出台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人才培养等举措,推动我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让这一中华瑰宝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记者 郝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