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8-15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期间,晋中展区将向公众展出多件馆藏古籍影印本,让游客可以用最直观的感受,沉浸式体验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古籍是重要的瑰宝,国家二级图书馆祁县图书馆作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拥有古籍图书54196册,这一部部珍品如星辰般闪耀,串联起千年文化的脉络。从南宋朱熹的考据到金元元好问的诗文,从明代文徵明的雅趣到清代李光坡的礼学,祁县图书馆的这些古籍,不仅是纸张与文字的组合,更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见证。它们跨越千年,从历史深处走来,在祁县这片土地上沉淀、生长,最终汇聚成我们今日可见的文化星河。
《昌黎先生集考异》六册十卷,南宋朱熹撰,宋绍定二年(1229年)张洽池州刻本,现收藏于祁县图书馆。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属孤本。《昌黎先生集考异》收录了韩愈的赋、古诗、碑志、杂文、表状。该书是朱熹在其晚年对韩愈诗文集各种版本系统性校勘和注释的著作。《昌黎先生集考异》2007年收录于《中华再造善本》,2008年收录于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该书的再版不仅有极高的历史、古典文学和古籍版本学研究价值,更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遗山先生文集》是由金末元初文学家元好问创作的诗歌文集,全书收录诗歌1280首、文章二十六卷,包含记序、碑铭等文体。祁县图书馆所藏此书为法式善、张穆、何遵先递藏本。通书有张穆朱笔批校、浮签,为道光十三年张穆校刻元遗山集之底本。卷十一有祁县对蒙轩主人何绍庭墨笔眉批。该书系统保存了金元易代时期的人物与事件史料,是金元文学研究的重要文献,文集既展现了作者的“文化重建”思想,也因其详实的史事记载具有补证金史的学术价值。
《皋轩文编》十卷,清李光坡撰,是清雍正三年(1725年)李锺份刻本。卷十为诗歌汇集,虽仅寥寥数十首,但皆步韩愈后尘,文辞、风格、意境可观。祁县图书馆所藏《皋轩文编》属孤本,清纪晓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此书评价极高。本书是研究清代著名礼学家李光坡生平学行的重要文献。
《甫田集》是明代文学家、书画家文徵明撰写的诗文别集,收录其诗作十五卷、文章二十卷,并附有其子文嘉撰写的“行略”一卷。内容涵盖题跋、墓志铭、书序等多类文体,是研究明代文学风格与文人创作实践的重要文献。明刻本《甫田集》现存于祁县图书馆,2012年该书入选第三批山西省珍贵古籍名录。
王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