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三农

我市大力拓展渔业产业空间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8-15

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我市水产养殖通过优化品种、提升技术、设施改造等手段,逐渐形成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同时多元发展智慧渔业、休闲渔业等。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35家水产品养殖单位,总养殖面积超2万亩,总产量4千余吨。

晋中的水产养殖分为池塘养殖、水库养殖、设施养殖三类,主要养殖品种有青鱼、草鱼、鲢鳙鱼、鳟鱼、鲈鱼、罗非鱼、鲟鱼、甲鱼、螃蟹等,其中水库养殖占比较大,2024年总面积19035亩,最大的榆社云竹水库养殖面积达8700亩。

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大力推动渔业发展,亮点频现。

提升养殖技术。一方面,优化养殖品种,积极引入生长快、适应性强、肉质好、经济价值高的水产品种。另一方面,加快推广池塘生态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模式。2025年在榆次区、寿阳县建设2150立方米水体,开展陆基池循环水养殖,通过精准调控水温、溶氧量、PH值等关键水质参数,提升鱼类养殖的稳定性。

完善智慧渔业。针对设施渔业养殖水质变化较快的特点,榆次、寿阳设施渔业养殖基地均配备了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实时监测水体各项指标,方便快速采取行动,规避养殖风险。昔阳县赵壁乡赵庄村智慧化数字渔业产业示范园,规划占地3000平方米,人工调制仿海水环境养殖南美白对虾,通过智慧大屏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为水产品生长提供稳定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单位水产品产量。该项目建成投产以后,预计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可达10吨。

提升甲鱼质效。榆社县三和农牧渔有限公司是全省唯一一家生产开袋即食甲鱼产品的企业,也是唯一集甲鱼养殖、产品深加工、功能性食品研发、销售贸易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实体。今年以来,该公司与山西农大动科院教授团队合作,通过建设精准调控甲鱼孵化培育室,提高甲鱼卵孵化率、成活率,尤其是雄性率,大幅提高甲鱼产量。同时,开展榆社本土中药复方功能性甲鱼饲料研发及生态养殖试验示范,打造“榆社药饲甲鱼”地理标志产品,形成甲鱼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

发展休闲渔业。在灵石、榆社、昔阳、寿阳等地通过发展休闲渔业助推渔业产能、产值双提升。灵石石膏山水库“一鱼多吃”带动经济效益提升,能有效激励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提升水产品品质。榆社云竹水库、昔阳水磨头的餐饮、住宿、观光、垂钓等休闲渔业,有效提高云竹水库鱼、水磨头虹鳟鱼知名度,实现品牌效应推动效果,打造以河湖为依托的绿色产业链。

记者 李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