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国
退休不退岗,宣讲暖心房。晋中市“同心圆”宣讲团里,64岁的李敬国总带着一本磨破边的笔记本,上面记着群众的家长里短,也写着党的最新政策。这位寿阳县人民法院的退休干部,用沙哑却有力的嗓音,把法理讲成家常,把政策酿成暖心酒,成了百姓眼里“最会说心里话的人”。
宣讲入企解疙瘩,甘当发展护航员。“政策讲透了,矛盾就散了;法律说清了,路子就通了。”这是李敬国常挂在嘴边的话。企业建在村旁,村民和企业之间难免有小摩擦。对于村民,他处理的办法是换位思考,先不着急劝,而是和大家蹲在田埂上唠家常:“咱庄稼人守着这土地就是为了能让土地生出金来,这好不容易引进的企业,如果黄了,咱的年轻人去哪打工?”随后,他转头又进了厂区,对负责人说:“咱企业要有企业的样子,处处要做出表率,和老乡们建立良好关系不也是咱的责任?咱的企业不也能发展得更好?我来开几场宣讲,咱一起想办法。”5场宣讲下来,村民和企业化干戈为玉帛,关系也融洽了。企业老板逢人便说:“李敬国同志的宣讲真管用!”
宣讲暖心解急难,愿做群众贴心人。调解靠情理,更靠法理;暖心在帮办,更在宣讲。李敬国常说:“百姓急着办事时,最听劝的是‘这事儿有法管’。”2022年冬,9名农民工裹着寒气闯进调解室,领头的抹着泪:“老板欠了工资,不知道怎么回家过年!”李敬国指着“拖欠工资要付赔偿金”的条款,连夜与企业负责人沟通,从法律后果说到“农民工兄弟不容易”;转过身给农民工开现场会,用“工资是你们用汗水换来的,一分都不能少”的家常话稳人心。第二天一早,工资到账,9名农民工红着眼眶说:“李大哥不光帮我们要钱,还教会我们依法维权!”
宣讲普法进万家,勇做法治播种人。“调解一件事,不如讲透一个理;平息一场纠纷,不如播下一片法治种子。”作为“同心圆”“老伙计”,李敬国总把宣讲和调解拧成一股绳。去年两户人家为宅基地吵得动了手,李敬国没先评理,反倒在村口开了场“纠纷现场宣讲会”。他指着土地管理法说:“一尺宅基地,法律有规定,争来吵去伤和气,按法办事最省心。”围观的村民听入迷了,有人当场说:“原来这事儿法律早定了,早听就好了!”3年来,他的“随身宣讲本”记满了360个调解案例,506次咨询全成了“以案释法”的素材。去学校给孩子们讲未成年人保护法,他编了一个顺口溜:“爸妈打不得,老师骂不得,遇到欺负找警察”;去企业讲安全生产法,他举着安全帽说:“这帽子护头,法律护全家。”
岁月染白了鬓角,磨亮了不变的初心;皱纹爬上了额头,刻深了为民的印记。李敬国常说:“只要嗓子还能发声,我就把党的政策、国家的法律,讲到群众心坎上。”这抹银发,在宣讲路上愈发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