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9-12
颐景夏日美食广场。
海杭酒店便民外卖摊位。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最近,我市多家酒店悄然兴起一种新颖的经营模式,店家纷纷在门前支起摊位,将原本在饭店内供应的精品菜,如特色卤味、半成品菜等,转移到户外“便民摊”销售。这种模式既满足了消费者对便捷、高性价比餐饮的需求,也为餐饮行业拓宽了销售渠道,进一步激发了消费潜力,为城市街头增添了浓郁的烟火气。酒店门前,花小钱、吃“硬”菜,成为了我市餐饮消费一道别样风景。
现象:
主动破局,走到户外“摆摊”
9月2日中午不到11点,榆次区安宁街山西会馆门前,几张长桌拼成的外摆摊位上,大烩菜、过油肉、凉拌菜等多道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琳琅满目,让人垂涎欲滴。前来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不一会大家就满载而归。此起彼伏的问价声、打包声和扫码提示音交织,构成一幅繁忙而温馨的市井图景。
当饭店以接地气的方式创新营销,亲民的价格和优质的品质,不仅给市民带来了实惠,也为自身打开了新的发展路子。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在外摆前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考量,尤其是在菜品、定价、选材和口味上都力求贴近市民需求,“现在各行各业竞争十分激烈,餐饮行业也一样。这样接地气的经营,对酒店来说也是一种宣传,潜移默化中能吸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夜幕降临,寿阳县博大酒店惠民快餐摊位前已经排起了长队,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按群众需求打饭装盒。这里有20多种现做的土豆鸡块、辣椒炒肉、葱烧罗非鱼等特色菜品与主食,香味扑鼻,价格实惠。“大菜小做、贵菜廉卖”,让更多群众能尝到星级酒店的口味。
聚金湾大酒店惠民快餐摊位,除了供应各种现炒现做的特色家常菜,还为食客准备了现烤现做的烧烤,烤架上滋滋作响的各式肉串,散发着诱人的焦香,吸引了不少食客排队等候。该酒店在摊位旁专门开辟了堂食区。食客可以自由选择堂食或者打包带走。在摊位旁还设有直播点,工作人员现场实时直播分享新鲜出炉的美食,积极与观众互动,邀请更多食客前来打卡品尝。
聚金湾大酒店餐饮部经理张卫红说:“开设惠民快餐的初衷也是想让大家花最少的钱就能尝到星级大厨的手艺,未来我们会继续打磨口味,优化服务,用热乎的饭菜传递温暖,欢迎大家常来坐坐,感受藏在烟火里的贴心。”
反响:
性价比高,赢得顾客好评
9月2日中午及傍晚,记者前往多个外摆摊位看到,顾客中有下班路过的上班族,有遛弯尝鲜的老人,还有看直播“打卡”的年轻人。
当昔日里“高高在上”的星级酒店纷纷卸下精致的“妆容”,走进市井烟火,受到了不少市民点赞。市民郝女士家住龙湖天境小区,之前听家人说过颐景酒店在晋商公园开设美食广场,便决定来试一下,“不管是凉菜还是熟食,这里都很齐全,孩子很喜欢吃他家的味道,而且大的饭店卫生、食材方面比较放心。之前带孩子去店里吃一次要花费不少钱,现在外摆买些特色菜几十块钱就能搞定,太实惠了。”
记者了解到,立秋后,天气渐凉,为了更加契合消费者的饮食需求,酒店顺势推出了牛肉火锅和什锦砂锅两款特色新品,咕嘟咕嘟的热气,让人暖身又暖心。酒店工作人员介绍,这两款新品推出后销量一直不错,尤其是傍晚时分,几乎成了摊位的 “爆款”,很多顾客都是回头客,专门冲着这口热乎劲儿来的。
在采访中,很多市民对酒店外摆经营的做法表示支持,“以前觉得星级酒店高不可攀,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他们做的菜肴,还是很有性价比和吸引力的。”
在太谷区,每到中午、傍晚时分,多家酒店的外摆餐车便会开始营业。“鑫隆大酒店、锦都国际大酒店,这些饭店在我们普通人眼里都是日常就餐不会考虑的地方,现在这种模式对大众很友好。”一对专门来选购熟食的夫妇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性价比高,顾客对挂着酒店招牌的摊位更有“信任感”,“至少卫生条件更让人放心,食材来源、制作过程都更规范,有问题也不怕找不到人。”正在扫码付款的李女士说,酒店外摆让她既能享受实惠,又能吃得安心,这样的模式值得推广。现场不少市民也纷纷附和,希望更多酒店能加入外摆行列,让大家有更多实惠又放心的选择。
提醒:
留心细节,消费更有保障
原本在饭店内供应的“精品菜”,转移到户外“便民摊”销售。这种新的销售模式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存在一定的消费风险。近日,山西省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醒,提醒广大消费者预防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便民摊”销售的菜品,虽标榜“饭店同款”,但实际可能来自不同供应链环节。山西省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需确认摊位是否公示经营资质,是否悬挂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备案证明。若为餐饮企业直营摊位,可要求查看其与饭店主体的关联证明,如授权书等。预包装菜品需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配料表等信息;散装菜品,如卤味则应公示加工时间、保存期限及商家联系方式。若发现无标签或信息模糊的“三无”产品,建议消费者谨慎购买。
部分商家可能利用消费者对“饭店同款”的信任,以低价吸引购买,但实际品质存疑。消费者需注意,对比价格合理性,若“便民摊”菜品价格明显低于饭店内售价,如超过50%,需警惕是否为临期、过季或品质降级的商品。可要求商家说明价格差异原因。同时,检查菜品新鲜度。卤味、凉菜等即食菜品需观察色泽、气味是否正常,预制菜,如半成品净菜等需查看是否有胀袋、漏液或冰霜异常。
“便民摊”菜品多为预包装或半成品,储存条件直接影响安全性。消费者需重点关注,相关餐饮企业是否标注储存条件。同时,购买后需严格按照要求存放,若摊位未提供冷藏设备如冰袋、保温箱,夏季高温环境下易加速变质。同时,需要明确食用前是否需加工。部分预制菜需彻底加热,散装卤味建议充分加热后再食用。若商家未明确提示,可主动询问,避免因食用方式不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便民摊”流动性可能高于固定门店,一旦出现纠纷,维权难度较大。建议消费者索要购物凭证,要求商家开具收据或小票,注明菜品名称、购买时间、价格等信息。若通过线上平台购买,需保存订单截图及聊天记录。
消费者若发现菜品存在质量问题,应第一时间拍照留证,并联系商家协商退换,若协商无果,可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12315)或消费者协会投诉。
文/郭娟 图/张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