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9-12
张萍
在晋中市合一文化园里,一场特别的宣讲正在进行:AI数字人用方言动情重现左权将军的家书,许多观众不禁红了眼眶。这一幕出自晋中市“同心圆”宣讲团团长、文化园创办人张萍的精心策划。8年来,她带领团队开展宣讲1000余场,覆盖受众超50万人(次),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带着热气”走进千家万户。
搭建理论与大众的“连心桥”
“理论宣讲不能是‘隔空喊话’,得让群众听得懂、愿意听、记得牢。”这是张萍创建“同心圆”宣讲团的初心。她很早就意识到,传统宣讲往往是“台上讲得口干,台下听得犯困”,群众参与度低,理论难以真正落地。在晋中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讲师团的支持帮助下,她决心搭建一座连接理论与大众的“连心桥”,把宏大叙事转化为家常语言,让不同群体在共情共鸣中绘出最大“同心圆”。
建团之初,张萍便明确,宣讲必须走出报告厅、走进生活场景。她打破“宣讲只是专家事”的定式,积极吸纳一批来自不同领域、有感染力、善于表达的成员,包括党外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如企业家、非遗传承人、退休教师等。如今,在她的努力下,一支“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多元化宣讲队伍正在不断壮大。
推动宣讲向基层延伸
如何让“同心圆”的宣讲是动人的、是具有感召力的,她提出“让宣讲回归生活现场”,把课堂搬到文化园、社区、村镇,甚至树荫下、板凳上,用真实的故事和朴实的语言,让政策解读不再“飘在天上”,而是真正扎根生活。
在谋划层面,她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逐步构建起“总站—分站—小微站点”三级宣讲网络,推动宣讲向基层神经末梢延伸。她还计划培养更多“带露珠、沾泥土”的基层宣讲带头人,让党的声音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内容层面,从“被动听”到“主动参与”。张萍深耕本土文化,组织开展一县一主题的“同心直通车”巡讲活动,同时推出“重走长征路”“清廉多米诺”等互动体验项目,让群众深刻理解“人民为什么选择共产党”,把单向灌输变为共情共鸣,真正让宣讲入脑入心,让理论扎根基层。
从“一个人”到“一个团”
为了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入脑入心,张萍在宣讲工作中展开多维度创新。
创新宣讲主体,从“一人讲”到“众人讲”。张萍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听众席”请到“讲台前”。她推动企业家、非遗传承人、新农人等纷纷走上讲台,结合自身经历讲述政策带来的真实变化。不少企业家从“听课人”变成“主讲人”,一边宣讲惠企政策,一边直播助农销售,实现理论宣讲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
创新技术手段,从“传统式”到“数字式”。为提升宣讲的感染力与覆盖面,张萍打造“同心圆数字宣讲体验馆”,借助全息技术将各县金牌主持人“变成”AI宣讲员,推出“现代科技+方言解读”模式。线下宣讲同步推送“学习强国”图解视频,线上直播开设“方言弹幕”,实现虚实空间的无缝衔接,让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知理论温度。
如今,“同心圆”已从一个人发展为一个团,从一个点扩展成一张网。张萍仍不断推动宣讲向社区、村镇深度延伸,计划培养更多基层宣讲带头人,从“一人宣讲”到“众人传唱”,她以初心为笔、实践为墨,继续在基层书写凝聚人心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