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9-12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畜牧业作为农户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发展质量备受关注。近年来,灵石县积极推进畜牧技术推广工作,为县域农户送去科学养殖的“金钥匙”,让传统养殖模式焕发新活力,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近日,记者走进山西德天泽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养殖园区,标准化的养殖场景令人眼前一亮。灵石县农业农村局正组织养殖户开展技术交流活动,特聘农技师梁仁管现场讲解羊的饲养、繁殖、疾病防治等关键技术,农技人员则手把手演示母羊妊娠诊断、疫苗接种等实操技能。
据灵石县农业农村局特聘农技师梁仁管介绍,交流会能统一对科学技术的认知,引导养殖户从“粗放养殖”向“精准管理”转变。比如通过推广统一的发情鉴定、配种流程、防疫标准,逐步规范行业操作,提升整个产业的效率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山西德天泽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种羊存栏量达600余只,涵盖了晋中绵羊、太行山羊等品种。养殖场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设标准化羊舍1700平方米,饲料房130多平方米。羊舍内部按照科学布局,划分为育肥区、繁殖区、隔离区等功能不同的区域,曾经粗放的养殖场景已悄然改变。
该公司负责人张丽明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羊场承担了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高产繁殖项目,效果挺好,半年时间,母羊的繁殖效率提高了30%,综合成本也降下来了,增产20%的效益肯定是有的。
截至目前,全县规模养殖场共有78个,近年来,灵石县通过示范场带动、技术骨干下沉、抱团学习的“三位一体”技术推广模式,农户的养殖成活率平均提高15%,养殖成本降低了10%左右,户均年增收达3万元以上。畜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灵石县农业农村局科教股股长吴志华说:“我们用‘示范户+培训基地+合作社’的模式推广技术,目前已在全县建成12个示范场,培训养殖户800多人(次),带动300多个羊场提质增效。下一步,我们准备把技术编成‘顺口溜’‘操作漫画’,拍成交互式视频,让更多人学得会、用得上。”
记者 张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