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文旅

“书履踏歌——郭齐文诗书画作品展”于龙城喜迎国庆

鲐背皓首踏歌行 啜墨躬耕日日新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9-24

在展场,郭齐文先生向大家讲述自己的书艺生涯。记者 路丽华 摄 

九秩丹青颂华章,诗情画意满龙城。在国庆佳节到来之际,9月22日,“书履踏歌——郭齐文诗书画作品展”在省城太原美术馆庄严启幕。本次展览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指导,太原美术馆(太原画院)主办,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山西省诗词学会学术支持。本次展览是望九之年的郭齐文先生八十余载艺术积淀的精品荟萃,既是其个人艺术生涯的璀璨结晶,更是对新中国76周年华诞的深情献礼。

郭齐文先生是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家,诗、书、画无一不精,自成风格。先生1937年生于山西榆次,字奎井,号半痴,别署啜墨牛、吟香书屋主人。幼承庭训,七岁学书,先得村中秀才指点,后受傅山、赵铁山等先生人格、书艺影响,“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以中国博大精深文化为底蕴,工于文史,醉心诗词,风格劲健豪放,深于体势。他现为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山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馆员,山西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是中国书协“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百位老书家之一。1988年,应邀赴日本举办个人书法展。1998年,参加山西省专家团赴美国考察交流。其书法作品广泛流传于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并远流至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美国、德国等国。著有《铁笔松风赵铁山》《郭齐文书法艺术》《砚边探艺》《晋商诗书画艺术》《楷书行书技法要领》《兰草集》《兰韵夕拾》《兰台续吟》等多部作品。

稼穑既成,硕果盈畴。本次展览以“书履踏歌”为题,系统呈现六大板块:“气涌悬毫”,尽显笔墨豪情;“拟联抒情”,展露才思敏捷;“啜墨诗韵”,融合诗书双绝;“跋古抒今”, 链接古志今声;“竹林拾翠”,写意清远格调;“课卷著述”,彰显其躬耕不息,将治学所得,以《砚边探艺》《楷书行书技法要领》等著述传达其治学的精深和奉献精神。同时,榜书长卷、自撰诗词、楹联、跋语及多部自课册页均系首次公开展出,完整勾勒出郭齐文先生融汇百家、自成一体的艺术轨迹。“艺无文则不彰,道无学则不远。” 是以其笔下所现,非独笔墨技巧之工,实为学养之凝华、人格之映照、精神之迹化。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郭齐文先生说:“我一生没有离开晋中这块热土,诗书画是我的爱好,而我的艺术滋养受晋商文化名人赵铁山、常赞春、常旭春人品、书品、学养的影响很深。我这一生好读书,喜研究,偶有著述,也与古今社会贤达的品德修养和文化成就的影响分不开。”他回顾自己的书法脚步,有三次印象深刻的履痕,一次是1988年应邀赴日本举办个人书法展;一次是2007年由山西省书协、晋中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在省文联展厅的展览;而这是第三次,所展作品都以自己的诗词为载体,榜书、对联、条屏、跋语、竹石、自课、著述,都将自己的情志统一于笔墨。

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薜珠峰表示,郭齐文先生真正做到了“以诗言志”,他的诗抒发家国情怀,弘扬教化清风;他的书法“入古出新”,扎根传统,融汇碑帖,贯古通今,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貌;他擅长绘画,尤爱画竹石,以书法笔意入画,常以原创诗文题款,诗、书、画交相辉映,充分展现了传统文化人“诗书画一体”的文化魅力。省书协希望全省广大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们,都能以郭老这一辈的优秀艺术家为榜样,要注重综合学养和人格修为,努力追求“艺文兼备、德艺双馨”,自觉担当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共同推动山西书法事业乃至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太原美术馆馆长、太原画院院长殷卫东在为“书履踏歌——郭齐文诗书画作品展”所作前言中表示,“向郭老致敬——致敬其沉潜传统而心系当代的文化担当,致敬其永葆初心、不懈踏歌的生命风华。”

开展当天,“书履踏歌——郭齐文诗书画作品展”学术研讨会同步举行。山西书画界、诗词文学界等诸多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与会专家围绕郭齐文先生融汇“诗书画三绝”的艺术成就,以及山右文脉赓续、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大家纷纷表示,要像郭老一样把艺术创作根植于三晋文化厚土,既承续山右文人“重学养、讲格调、尚气韵”的深厚传统,又要在笔墨语言和审美意境上展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与独特个性。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观者可以于金秋时节国庆佳节,到太原美术馆品诗品书品画,品味一位老艺术家与共和国同频共振的文化史诗。

记者 路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