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县区>介休

“鸵” 起新希望 远峰特色养殖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10-22

在养殖基地里,成群的鸵鸟悠闲踱步。

“工资稳定,每个月能拿5000元,还能顾上家里,干得挺顺心,对生活充满信心。”10月下旬,在介休市绵山镇常乐村的远峰养殖有限公司鸵鸟养殖基地里,饲养员张登攀一边给鸵鸟投喂混合着玉米粉、豆渣的饲料,一边笑着说起现在的生活。曾因下岗四处打工、生活不稳定的他,自2024年基地运营后便在此工作,这份安稳的岗位让他的生活有了很大起色。而远峰养殖的特色鸵鸟产业,不仅改变了张登攀的生活,更在一年多的发展中,为当地城乡就业和农村产业发展“鸵”出了新希望。

远峰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当年便远赴山东等地考察,2024年正式引进特色鸵鸟养殖。如今,公司已建成30.24亩标准化养殖基地,拥有3栋高标准鸵鸟舍,饲养着南非红颈鸵鸟、非洲黑鸵鸟等优质品种,是集鸵鸟繁育、养殖、产品研发、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在养殖基地里,成群的鸵鸟悠闲踱步,工作人员熟练地进行投喂、巡检。“鸵鸟以玉米粉、豆渣、小麦皮为主料,再搭配白菜、胡萝卜、南瓜等蔬菜和专用饲料搅拌喂养,能消化本地的农作物。”张登攀介绍,目前养殖场每天要消耗约500斤玉米,既带动了本地种植业需求,也降低了养殖成本。

谈及鸵鸟的价值,工作人员介绍,鸵鸟浑身是宝:鸵鸟蛋被称为“百蛋之王”,每枚重约1.5公斤,可供24人享用,蛋清晶莹、蛋黄诱人,口感细腻鲜美,被称为“软黄金”;鸵鸟皮毛可制作服装、饰品,坚硬的蛋壳还是雕刻的好原料。同时,鸵鸟还具有寿命长、抗病力强、喂养成本低的特点,适合规模化养殖。

“预计5年内,通过‘以卵孵鸟、以鸟生蛋’的科学生产方式,实现4000只鸵鸟的养殖规模。”养殖管理负责人赵新宇表示,按当前市场行情估算,届时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未来,企业还将围绕鸵鸟蛋、鸵鸟皮制品、鸵鸟羽毛工艺品等开发多元产品,构建“养殖——加工——销售”闭环产业链,同时带动种植、雕刻、旅游等产业发展,进一步解决城乡居民就业,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记者 马永红

摄影 通讯员 杨玉萍